
9月14日,在南通海事局保障下,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从南通沿海出港并交付。
FLNG是一种浮式液化天然气处理平台,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是海洋工程装备中最复杂、造价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品之一。NGUYA FLNG由惠生清洁能源与意大利埃尼集团携手打造,船长377.7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LNG年产能可达240万吨,满负荷状态下每日可处理天然气约1076万立方米,将部署在刚果(布)黑角近海。
此次拖带船队由“NGUYA FLNG”轮、拖轮和警戒艇组成,从吕四环抱式港池出发,拖航至吕四港1号浮外临时锚地交付,拖航距离约33海里。四环抱式港池至吕四#24浮采用1吊6绑2顶推的拖带方式,船队总长约700米。吕四#24浮至吕四港浮航段拖航采用1艘大马力拖轮吊拖,2艘大马力拖轮吊尾的方式,船队总长约740米。此次拖带船队长度刷新了南通沿海拖航纪录。
相较以往的船舶拖带作业,本次拖带船型特殊,船舶上层建筑高,占用航道水域大,在拖带过程中受风、流影响大,且沿途施工区域多,通航环境复杂,进出港船舶和渔船密度大,拖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给海事部门维护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拖带船队航行安全,海事部门靠前服务,一是积极服务保障加注作业,参加地方政府组织召开的燃料加注作业协调会,就加注作业方案进行了安全评估,明确了相关安全监管要求,并落实海巡艇24小时现场守护。二是严格作业审批,提前协调相关方面开展多次专项论证,认真核查通航环境评估报告、出港拖带方案、应急预案等,提出安全管理建议,做好拖带作业前期的基础工作。三是合理组织交通,提前部署海巡艇开展交通组织,对吕四环抱式港池出港航道和小庙洪10万吨级进港航道进行交通管制,避免进出港船舶对拖带作业造成影响,累计投入执法人员15人,海巡艇、拖轮14艘,无人机3架。四是运用科技赋能,依托智慧海事等信息化手段,动态发布航行安全信息,落实专人对拖带作业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告知拖带船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醒重点关注并做好应对。综合运用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前端护航警戒。
船舶海工是南通产业地标、城市名片,全市以海工装备、特种船舶为主导,集聚了包括惠生在内的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船舶、海工产业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1/10、1/4。在南通海事部门服务保障下,已建成交付2.4万标箱集装箱船、极地探险邮轮、智能FPSO等一批“世界最大”“全球首制”“全国首座”,助力南通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王军凯、彭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