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事局船舶污染防治创新做法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9-23 17:46 浏览次数:

近日,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集(第一辑)》,江苏海事局报送的“优化内河船舶污染物收费模式 畅通内河船舶污染物上岸路径”实践经验,经多轮遴选,成功入选该案例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板块。这标志着江苏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交通运输部高度认可,为全国内河水域绿色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样板”。

长江江苏段通航密度高、生态敏感性强,船舶污染防治任务艰巨。近年来,江苏海事局立足水域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与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创以“一零两全四免费”(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全覆盖、全接收”)为核心的船舶污染防治机制,实现辖区内所有码头、锚地、水上服务区免费接收服务全覆盖,年均服务船舶超60万艘次,极大激发了船民主动送交污染物的积极性,船舶水污染物年接收量较机制实施前增长约20倍。

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江苏海事局持续打造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一是推动出台全国首部针对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二是牵头制定出台《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规范》、《长江江苏段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服务规范》等4个省级地方标准。三是开发并推广覆盖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岸电使用的智能防污系统,创新建设桥基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平台。四是在全国率先发布长江水域危化品洗舱站运营补助办法,落实发放补助资金2361万元。五是拓展实施干散货船舶洗舱水免费接收,建成接收点位48个,实现辖区全覆盖。六是创新推动内河船舶“放心水”免费供应,建成运行150个供水点,构建覆盖广泛、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供水服务体系。七是率先开展船舶污染防治领域生态损害赔偿实践,办理案件四项次获评省部典型案例。

系列举措实施的成效显著。长江江苏段船舶水污染物接收量大幅提升,年接收污染物超40万立方、133万艘次,年接收干散货船舶货物垃圾近千立方;非危险品泊位岸电供应能力全覆盖,岸电使用量与艘次占长江干线总量约七成,船舶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为内河船舶年供应“放心水”超5万吨,辖区过往内河船舶从此告别“江水净化”时代。相关信息系统到港船舶注册率达99%,注册用户超40万,在长江经济带9省2市全面推广,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下一步,江苏海事局将继续深化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完善“船—港—城”一体化治理模式,努力为服务长江大保护、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江苏智慧和海事力量。


编辑:(危防处
信息来源:危防处
关闭
打印
江苏海事局船舶污染防治创新做法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

来源:危防处    时间:2025-09-23 17:46

近日,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集(第一辑)》,江苏海事局报送的“优化内河船舶污染物收费模式 畅通内河船舶污染物上岸路径”实践经验,经多轮遴选,成功入选该案例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板块。这标志着江苏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交通运输部高度认可,为全国内河水域绿色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样板”。

长江江苏段通航密度高、生态敏感性强,船舶污染防治任务艰巨。近年来,江苏海事局立足水域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与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创以“一零两全四免费”(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全覆盖、全接收”)为核心的船舶污染防治机制,实现辖区内所有码头、锚地、水上服务区免费接收服务全覆盖,年均服务船舶超60万艘次,极大激发了船民主动送交污染物的积极性,船舶水污染物年接收量较机制实施前增长约20倍。

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江苏海事局持续打造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一是推动出台全国首部针对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二是牵头制定出台《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规范》、《长江江苏段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服务规范》等4个省级地方标准。三是开发并推广覆盖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岸电使用的智能防污系统,创新建设桥基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平台。四是在全国率先发布长江水域危化品洗舱站运营补助办法,落实发放补助资金2361万元。五是拓展实施干散货船舶洗舱水免费接收,建成接收点位48个,实现辖区全覆盖。六是创新推动内河船舶“放心水”免费供应,建成运行150个供水点,构建覆盖广泛、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供水服务体系。七是率先开展船舶污染防治领域生态损害赔偿实践,办理案件四项次获评省部典型案例。

系列举措实施的成效显著。长江江苏段船舶水污染物接收量大幅提升,年接收污染物超40万立方、133万艘次,年接收干散货船舶货物垃圾近千立方;非危险品泊位岸电供应能力全覆盖,岸电使用量与艘次占长江干线总量约七成,船舶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为内河船舶年供应“放心水”超5万吨,辖区过往内河船舶从此告别“江水净化”时代。相关信息系统到港船舶注册率达99%,注册用户超40万,在长江经济带9省2市全面推广,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下一步,江苏海事局将继续深化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完善“船—港—城”一体化治理模式,努力为服务长江大保护、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江苏智慧和海事力量。